桂林市近年小升初招生政策,多校划片招生的录取顺序主要通过以下机制确定,结合最新规则(2023年)和历年执行情况整理如下:
? 一、招生区域与学校对应关系
多校划片分为6类区域,每类区域对应特定初中和小学范围(见下表):
招生区域 面向小学范围 参与招生的初中 兜底录取学校
区域一 榕湖小学(不含分校)、乐群小学、中华小学 桂林中学、十三中 未被录取→十三中
区域二 象山、秀峰、七星、叠彩四城区小学 桂林中学及四城区所有公办初中 居住地学区初中
区域三 五城区(含雁山)小学 十八中及五城区所有公办初中 居住地学区初中
区域四 叠彩区小学 中山中学(城北校区)及四城区公办初中 居住地学区初中
区域五 七星区、象山区小学 中山中学(漓滨校区)及四城区公办初中 居住地学区初中
区域六 秀峰区、叠彩区小学 长海实验学校及四城区公办初中 居住地学区初中
注:学生需具有对应小学学籍且未报名民办初中方可参与。
? 二、录取顺序核心规则
报名阶段:
学生通过市教育局招生平台报名,仅有 2次机会,每次限填 1个志愿(2023年起由3次调整为2次)。
平台实时显示各校招生计划、报名人数及录取概率,供家长参考。
录取逻辑:
直接录取:某小学报名人数 ≤ 该校分配名额时,全部直接录取。
摇号录取:报名人数 > 分配名额时,由系统 随机分配顺序号,按序号依序录取(如区域一中桂林中学需摇号时)。
递补机制:录取后放弃资格的空缺学位,按顺序号递补。
优先级与批次:
无学校间先后顺序,录取仅取决于志愿学校的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比例。
若第一次报名未被录取,可第二次填报未满额的公办或民办初中。
⚠️ 三、特殊说明
学区生资格:
通过多校划片录取的学生,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保留学区生资格:
公办小学毕业生(含随迁子女);
民办小学毕业生(户籍、学籍、居住地同区);
居住证/户籍与报读初中同区。
临桂区学生:
2025年过渡期内,临桂户籍随迁子女可按政策申请入读五城区公办初中(需提供居住证明)。
未被录取的兜底方案:
区域一学生:桂林中学未录取则自动入读十三中。
其他区域:按实际居住地址由学区公办初中接收。
文章地址: https://www.gl58.com/article/25049.html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25 gl58.com Inc.联系我们